七十二烈士墓故事由来
1911年4月27日(农历三月29日)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 ,起义失败了。
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佘人。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,从葬于黄花岗。1918年,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,捐资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。
查阅历史文献可知,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,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,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——广州起义。
起义军浴血奋战,东突西奔,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,起义失败后,黄兴负伤逃回香港。喻培伦,方声洞,林觉民等被捕杀,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,其中72人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此。
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事件
1、1911年4月27日,在广州的黄花岗(以前叫红花岗),发生了一场大事件——黄花岗起义,当时啊,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组织了一帮热血青年,想推翻清朝的统治,结果起义失败了,死了好多人,后来确认有72位革命者牺牲,他们就成了“七十二烈士”。
2、起义前,同盟会秘密策划了好几个月,从香港运武器到广州,准备在城里搞突袭,但清朝政府提前知道了消息,派兵围堵,双方在黄花岗附近激战,革命者虽然人数少,但打得特别勇猛,不少人为了掩护队友牺牲了自己,场面惨烈。
3、起义失败后,清朝逮住了很多参与者,72位烈士被处死或战死,其中包括林觉民这样的英雄人物,他们的牺牲不是白费的——这件事被报纸报道后,全国都震惊了,大家更恨清朝了,直接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。
4、历史意义超重大,黄花岗起义被视为辛亥革命的前奏,不到半年,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就成功了,清朝垮台,中国进入民国时代,七十二烈士的精神,像一颗火种,点燃了整个革命浪潮。
5、现在啊,黄花岗还建了七十二烈士墓园,每年都有纪念活动,大家去广州旅游时,常会参观那里,缅怀这些英雄——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自由。
相关问题解答
以下是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4个问答,用口语化第一人称整理,结合了网络资料:
1、"黄花岗起义到底是咋回事啊?"
我查了资料,这事儿发生在1911年4月27日(农历三月廿九),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了推翻清朝搞的一次大起义!地点在广州,黄兴带着120多个敢死队员直接冲两广总督衙门,结果清军火力太猛,起义失败了……但特别悲壮,后来人们收殓了72具烈士遗体,葬在黄花岗。
2、"为啥叫‘七十二烈士’?实际人数不止吧?"
其实牺牲的人有100多个,但当时只找到72具能确认身份的遗体,所以叫“七十二烈士”,后来墓碑上还补了14个名字,总共86人,不过“七十二烈士”这名字叫惯了,就一直沿用下来啦!
3、"黄花岗这地方有啥特别的?"
原来这儿叫“红花岗”,但烈士们牺牲后,有人发现他们坟头居然开了黄花(其实是野菊花),觉得特别有象征意义——黄花代表忠烈嘛!后来就改名“黄花岗”,现在成了广州的黄花岗公园,每年都有好多人去献花。
4、"这次起义都失败了,为啥还这么有名?"
别看失败了,影响可大了!孙中山都说“是役也,碧血横飞,浩气四塞”……它直接点燃了全国反清情绪,半年后武昌起义就成功了!所以黄花岗起义算是辛亥革命的“预热”,烈士们用命换来了后来的胜利。
(补充个小细节:烈士里有个叫林觉民的,写的那篇《与妻书》特感人,语文课本里都有!)
需要调整风格或补充细节可以喊我~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万信号的签约作者“步爱敏”
本文概览:七十二烈士墓故事由来1911年4月27日(农历三月29日)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 ,起义失败了。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佘人。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...
文章不错《七十二烈士墓故事由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事件》内容很有帮助